新聞中心
專業研發及生產手機數碼產品充電器,電源適配器
現在手機充電器有什么創新嗎?
發布時間:
2025/07/09 10:24
近年來,手機充電器技術呈現出“小型化、高功率、智能化、生態化”四大趨勢,主要創新可歸納如下:
1. 第三代半導體推動超高速有線快充
氮化鎵(GaN)與碳化硅(SiC):相比傳統硅基器件,GaN/SiC 材料具備更高頻率、更低損耗的特性,使得充電器體積大幅縮小、功率大幅提升。例如,奧海科技(aohi)已推出 240W GaN 充電
器,其體積僅相當于傳統產品的三分之一,卻能同時為多臺設備提供超高速充電。充電器內置 AI 芯片,可根據電池狀態動態調節輸出策略,實現“主動能源管理”,在保證速度的同時兼顧發熱和電池
壽命管理
2. 快充協議的迭代與生態統一
USB?PD 3.1/UFCS:USB?PD 3.1 將電壓上限提升至 48V,單口功率可達 240W,正逐步成為筆記本、手機與平板的統一快充標準。各家廠商(如 Vivo、小米)也在推動 UFCS(Universal
Fast Charging Specification)公版協議,但因兼容性和分歧,推廣速度依舊有限
多口協同與屏顯管理:例如 Anker 的 140W 屏顯充電器,可實時展示每個接口的功率分配,并支持對手機、筆記本、無人機等多種設備的智能調度,滿足“多設備同充”場景需求
3. 無線充電邁向高功率與磁吸對準
Qi2 磁吸式無線充電:WPC 在 CES 2025 推出 Qi v2.1 標準,新增“Qi2 Ready”認證,允許設備通過磁吸對準提升充電效率。不僅蘋果 MagSafe,更多 Android 廠商(如三星 Galaxy S25)也
將支持此標準,部分機型需配合帶磁環的保護殼使用。同時,車載無線充電模塊采用移動線圈技術,可自動調整位置以保持最佳對準
功率進一步提升:盡管當前主流無線快充功率在 15W 附近,業界預計到 2025 年末可突破 30W,實現接近中低端有線快充的速度體驗
4. 安全與標準化升級
行業規范強化:2024 年大容量移動電源安全事故(如高校召回超 49 萬臺充電寶)暴露出隱患,促使 GB 31241—2022 等國家標準細化電芯過熱與短路保護要求,行業對關鍵部件(電芯、PCB 板、
電容等)質量把控力度顯著增強
智能溫控與故障預警:部分高端充電器已內置溫度與電流監測傳感器,可在檢測到異常時自動降頻或斷電,并通過 App 推送故障預警,提升日常使用安全性
5. 能源生態與多場景融合
光儲充一體化:如特斯拉與寧德時代推出的光伏+儲能+快充一體化系統,可在有光照時優先使用太陽能供電,夜間或陰天自動切換市電或儲能,助力家庭及車樁場景實現“零碳”充電
隱形基礎設施:無線充電將被嵌入家具、車載系統、公共場所桌面與墻壁,真正形成“看不見的能源網絡”。在智慧家居或智慧辦公場景中,用戶只需將設備放置在任意充電區域即可無感補能。
總體來看,手機充電器正由“單一充電工具”演化為“智能能源節點”,在硬件材料、協議統一、智能管控和生態融合等方面不斷突破,未來還將與 AI、物聯網、可穿戴設備等深度結合,成為萬物互聯
時代的能量樞紐。
查看更多...
免責聲明:內容轉發自互聯網,本網站不擁有所有權,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果您發現本網站有涉嫌抄襲的內容,請轉至聯系我們進行舉報,并提供相關證據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。
上一篇:
下一篇: